1901年至2020年,諾貝爾獎共頒給過930名個人和25個機構(諾貝爾獎授予個人934次,授予組織28次,其中有4位個人和3個組織多次獲得諾貝爾獎)。回顧諾貝爾獎120年歷史,可以發現:
1. 西方國家主導了諾貝爾獎。圖1顯示了113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分布(部分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兩個國家有關系,如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生于法國,任職于德國,那么其諾貝爾獎的歸屬為法國和德國)。
圖1 1901年至2020年,諾貝爾獎歸屬地分布
按照這種統計方法,美國和加拿大是421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西歐是506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。他們的和占到了總數的81%。如果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計算在內,這一占比將達到82.7%。
2. 諾貝爾獎歸屬國中,美國排名世界第一。在過去的120年里,共393個諾獎歸屬于美國,這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英國(134個)的三倍。德國(111個)排名第三,法國(70個)排名第四,瑞典(31個)排名第五,日本(29個)排名第六,瑞士(28個)和加拿大并列第七,之后是俄羅斯(26個)和奧地利(22個)。
需要強調的是,美國諾獎數量比排名二至六名的和(375個)還多。
3. 拉丁美洲、亞洲、非洲和中東是11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占總數的10.4%,盡管這些地區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85%。
4. 亞洲是5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占總數的5.2%。亞洲人口數量占全世界人口總數的55%。
亞洲國家中,日本諾獎數量排名第一(29個),排在日本之后的是印度(11個)和中國(8個)。
5. 中東地區是22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其中12個歸屬于以色列。
6. 非洲是18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在所有的歸屬地中排名墊底。
7. 猶太人是諾貝爾獎主要的獲得者。猶太人和猶太人后裔占世界人口比重不到0.2%,但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達到208人,占總數(930人)的比重達到了22.4%。
8. 按性別來劃分,共有873名男性獲得諾貝爾獎,共有57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。按比例計算,男性占比為93.9%,女性占比6.1%。57名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中,有33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或和平獎。
9. 表1顯示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。
表1 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
10. 按年齡來劃分,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跨度非常大,既有17歲的少女Malala Yousafzai(2014年和平獎),也有97歲的John Goodenough(2019年化學家)。圖2顯示了9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分布,其平均年齡為60歲。2020年11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別是51歲、55歲、56歲、68歲、68歲、68歲、71歲、72歲、83歲、85歲和89歲。
圖2 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布
注:本文由前灘綜研根據原文摘譯,文中觀點不代表本院及本公眾號觀點。
作者:Mark J. Perry(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)
來源:2020年10月12日美國企業研究所官網(AEI)
1901年至2020年,諾貝爾獎共頒給過930名個人和25個機構(諾貝爾獎授予個人934次,授予組織28次,其中有4位個人和3個組織多次獲得諾貝爾獎)。回顧諾貝爾獎120年歷史,可以發現:
1. 西方國家主導了諾貝爾獎。圖1顯示了113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分布(部分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兩個國家有關系,如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生于法國,任職于德國,那么其諾貝爾獎的歸屬為法國和德國)。
圖1 1901年至2020年,諾貝爾獎歸屬地分布
按照這種統計方法,美國和加拿大是421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西歐是506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。他們的和占到了總數的81%。如果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計算在內,這一占比將達到82.7%。
2. 諾貝爾獎歸屬國中,美國排名世界第一。在過去的120年里,共393個諾獎歸屬于美國,這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英國(134個)的三倍。德國(111個)排名第三,法國(70個)排名第四,瑞典(31個)排名第五,日本(29個)排名第六,瑞士(28個)和加拿大并列第七,之后是俄羅斯(26個)和奧地利(22個)。
需要強調的是,美國諾獎數量比排名二至六名的和(375個)還多。
3. 拉丁美洲、亞洲、非洲和中東是11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占總數的10.4%,盡管這些地區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85%。
4. 亞洲是5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占總數的5.2%。亞洲人口數量占全世界人口總數的55%。
亞洲國家中,日本諾獎數量排名第一(29個),排在日本之后的是印度(11個)和中國(8個)。
5. 中東地區是22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其中12個歸屬于以色列。
6. 非洲是18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,在所有的歸屬地中排名墊底。
7. 猶太人是諾貝爾獎主要的獲得者。猶太人和猶太人后裔占世界人口比重不到0.2%,但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達到208人,占總數(930人)的比重達到了22.4%。
8. 按性別來劃分,共有873名男性獲得諾貝爾獎,共有57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。按比例計算,男性占比為93.9%,女性占比6.1%。57名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中,有33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或和平獎。
9. 表1顯示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。
表1 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
10. 按年齡來劃分,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跨度非常大,既有17歲的少女Malala Yousafzai(2014年和平獎),也有97歲的John Goodenough(2019年化學家)。圖2顯示了9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分布,其平均年齡為60歲。2020年11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別是51歲、55歲、56歲、68歲、68歲、68歲、71歲、72歲、83歲、85歲和89歲。
圖2 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布
注:本文由前灘綜研根據原文摘譯,文中觀點不代表本院及本公眾號觀點。
作者:Mark J. Perry(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)
來源:2020年10月12日美國企業研究所官網(AEI)